加载中....
宝宝地带 胎教盒子
首页 > 育儿知识 > 行业热点 > 孩子在幼儿园太调皮,家长让打 - 老师不敢

孩子在幼儿园太调皮,家长让打 - 老师不敢

www.ibabyzone.cn2010-11-05 08:47:04来源:四川新闻网-成都商报

打了娃娃被撤职 一幼稚园老师伤心改行 追踪

打了孩子手心,老师就被撤职。昨天,幼稚园老师伤心改行的报道引起了很多市民共鸣。很多人认为,社会舆论对体罚处于“零容忍”的状况下,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现象:很多老师甚至不敢批评学生,担心因此担责。一些老师认为,“体罚”这个词被许多家长和孩子误解了,使得任何形式的处罚都被看成了体罚。也有家长认为现在孩子承受力太低,应当多一些惩罚教育。

老师“拍”了他的背 他打了110

65岁的蔡晓莉,曾当了30年老师。她说,以前的孩子特别听话,老师只要稍微严肃一点就知道错了,而家长对老师也很尊重。然而,近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她感慨万分。“她是出了名的脾气好。”蔡晓莉口中这位性格相当好的老师,在不久之前终于忍无可忍,往一个学生的背上拍了下去。蔡晓莉说,这名学生,老师上课时就捣乱,教育时他就讨价还价,让其他学生也没办法上课。“平心而论,这一打并不重,但随即孩子拨打了110。最后在110的见证下,老师向学生道歉。”

蔡晓莉说,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好事,但有时候孩子却把这当成了调皮捣蛋的依据。

谈罚色变 老师行为被量化规范

“专家说不能打,要讲道理,结果现在简直管不了了。”张先生说,他的儿子今年上初三,“太调皮了,最近几个月连学校都不去了。讲道理已起不了作用。我跟老师沟通,你打嘛,只要能管得住他。可老师说,现在不能打学生。”

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不管是幼儿园、小学还是中学,老师大都谈罚色变,在第一时间表示学校都是采用正面的鼓励,不支持惩罚,更不存在体罚。一些老师因担心承担责任,而选择完全杜绝惩罚的教育方式。而对于体罚的定义,大多数老师却界定不清。一位小学老师表示,自己尽量不去触碰孩子身体,避免出现容易引起争议的行为。
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老师说,现在的家庭大多是421结构―――四个老人、两个大人、一个孩子,孩子一有点不妥,全家就都出动了。在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,教育部门和学校也严阵以待。据这位老师说,学校有固定的师德考试,每个月有教导学生的专项培训,每周还要进行考核。此外,专门对老师行为进行了量化的规范。罚站、罚跪、罚跑、罚抄、罚吃、用直尺打、赶出课堂等均属体罚行为;猪、笨、蠢……都是对学生使用的禁语。但这当中不乏有一些是难以把握的规则。比如学生扰乱课堂秩序,不打不骂,还不能让他出教室,那这节课该怎么继续下去?学生不好好写作业,还不能让他再抄一遍?该老师表示,“现在较真吃亏的只能是老师,没有保护老师的规定……”

专家:惩罚的焦点在于程度难以界定

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系主任李红认为,反对惩罚主要在于,惩罚应该罚到什么程度。对精神上的惩罚不好界定,因此体罚就尤为引人关注。但没有身体的接触不代表就不是体罚,于是又出现了禁止变相体罚。但是变相体罚之后呢?罚抄,抄到多少遍才算过分,罚站,站到多久才不被容忍。既然不能统一量化,干脆就一律禁止。“其实任何教育理念都是一种局部的真理,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选择适合不同个体的教育方式。”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蓝婧

分享到: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

标签: 幼儿园    调皮     | 评论()  

 
热点评论